在古建中,有一種令人感到神秘而又充滿魅力的建筑,那就是斗拱。它的風格也體現(xiàn)在了結構的獨特與美觀。斗拱象征著中國古代建筑的經(jīng)典與智慧。
斗拱是中國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結構之一,是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其結構既精巧又繁復,位于屋檐之下,梁柱之間,斗拱層層出挑,起著承上啟下,傳遞荷載的作用。
斗拱榫卯結構的巧妙組合是工藝技術與藝術的交融,完美體現(xiàn)了力與美。這種榫卯結構可以抗震,在強烈地震情況下,榫卯結構會消耗地震帶來的能量,建筑會出現(xiàn)“松動”,但絕對不會“散架”坍塌,從而大大減輕整個建筑的地震負荷,達到抗震效果。
斗拱精美的結構和漂亮的造型,夠使人產(chǎn)生一種神秘莫測的奇妙感覺,榫卯結構的各個零件銜接巧妙嚴謹,渾然天成,強烈的秩序感與空間感能夠給人以無以倫比的藝術感染力。向外出挑的屋檐匯集雨水下流,可以保護梁架不受雨水的侵蝕,延長建筑壽命。
雖說傳統(tǒng)建筑斗拱榫卯結構,精巧繁復,巧奪天工,但是木制作精確度要求極高,人工制造更是耗時巨大,更別說還要考慮蟲蛀,木制腐朽及后期維護成本問題。伯洛·古建為了更好地傳承與發(fā)揚斗拱結構和形式,融入了新工藝與新材料,對斗拱進行了現(xiàn)代化改造。
順勢向前才能傳承發(fā)展,而斗拱從最初僅能滿足建筑的承托需求,后來慢慢發(fā)展成為一種裝飾性構件。不同階段斗拱的樣式與形制都會有屬于所在時代專屬的印記。